「一輩子沒有孩子,會是遺憾嗎?」發嫂的回答,值得深思:人這一輩子,能靠的不是子女

我走路带风 2022/06/22 檢舉 我要評論

因為發哥裸捐,人們又開始重提舊事,「無兒無女,賺這麼多錢也不知道該留給誰。」

為什麼不要孩子,這也是媒體一直關心的話題。

很多公開場合,發哥的口徑一直是:做周潤發的小孩,壓力一定很大,不希望孩子在成長中背負來自父輩的壓力。

這種「官方辭令」,更像是他對妻子的一種保護。

在一次香港媒體的採訪中,陳薈蓮談過這段往事:1991年,發哥興奮宣佈,發嫂懷了小公主。

夫妻倆開心地佈置了嬰兒房,期待小公主的降生。而就在出生前一星期,因為臍帶纏繞,胎兒不幸夭折。

發嫂提到,當時醫生建議剖腹取出胎兒,但她堅持經歷生育過程,見了女兒最後一面。

這個本該在父母的期盼渴望中降生的孩子,沒有機會看看這個世界,也給陳薈蓮帶來了難以癒合的創傷。

如今,距離那件事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,發嫂的身體也已經恢復如常,但他們始終沒有再要孩子。

當其他人問及周潤發原因時,周潤發說:「為了不讓她遭受同樣的折磨,我寧願一輩子不要孩子。」

周潤發不是不想要孩子,只是不忍心妻子再受苦,才不得已做了這樣的決定。

這是一個男人對于妻子的保護,也是周潤發深切的情誼。能夠為了另一半放棄生孩子的想法,這樣的感情,令人淚目。

人生是一輛從來不肯停歇的列車,失去的無法挽回,既然選擇了生活,就要繼續向前走,這一點,周潤發和發嫂都很通透。

當魯豫問發嫂:「到了現在還沒有孩子,你後悔嗎?」

發嫂笑著說:「沒有,沒有想過,雖然我的孩子沒有了,但我可以把這份愛分給別人。我有周潤發,就足夠了。」

聽到發嫂的這句話,我陷入了沉思。很難想象,究竟是一個多麼強大的女人,才能說出這樣的話。

當發嫂笑著說出自己的感受時,她已經對過去的事情有所釋懷,同時也說明,他們找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種意義。

現實生活中,大部分的人都會將家庭圓滿當成是一個人幸福的標誌,如果一個人只有伴侶而沒有孩子的話,就會讓人覺得不完整。

也正是因為這樣,很多人得知發嫂一輩子不生孩子時,從心底裡認定,她以後一定會後悔。

但正如發嫂所說:「孩子沒了,可以將這份愛分到其它地方。」

也許這個世界上本就不存在特定的愛,有些人擁有孩子,享受著為子女付出的喜悅。但有些人沒有,也可以從其它方面獲得溫暖。

人生幸福與否,不是由子女決定的,而是由自己把握的,沒有子女的人,也可以活得很圓滿。

沒有子女的人,未必會過得晚景淒涼

很多人看到周潤發和妻子現在的生活時,經常會說:「現在過得好有什麼用,晚年沒有孩子,依舊會淒涼。」

很難想象,說出這樣話的人,到底有著怎樣的心態。難道一個人的晚年幸福,註定要依靠子女嗎?難道沒有子女,就註定要被拋棄嗎?

大多數人眼中關于幸福的定義,其實都是狹隘的,因為我們只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想法。

人人生而不同,想法自然千差萬別。生兒育女也好,專注于自己的事業也罷,其實都是在滿足自己,沒有好壞之分。

中年養育子女的人,晚年能夠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,這是難得的幸福。

但就算沒有子女,那些活得精彩的人也可以在晚年回味自己一生的成就,也許對于他們來說,這比看著子女更加自豪。

幸福是一個太寬泛的詞語,最終還是取決于個人的感受。

我喜歡和子女在一起的感覺,也羨慕發哥發嫂每天自由自在的樣子,更羨慕楊麗萍沉浸在事業中的狀態。

大家都是在為了各自的願望生活,何必爭個高低呢?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,相信就算是到了晚年沒有子女,也肯定過不差。

人這一輩子,最能依靠的不是子女

人這一輩子,能陪伴自己到最後的,其實並不是子女。

就像周潤發和發嫂一樣,如今兩個人雖然沒有孩子,但他們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幫助其他人,享受生活上。在這個過程中,他們收穫了真摯的友情,也為自己營造了豐富的生活。

到了晚年之後,許多人可能只能坐在房間裡看電視,但他們卻可以繼續進行著自己的愛好,這樣的晚年,未必淒涼。

人到晚年,最親的不是子女,而是自己,只有讓自己過得好,晚年才不會陷入淒涼的境地。

只要你可以找到自己價值,找到另一種燦爛的生活,哪怕沒有孩子,也可以活得很好。

人這輩子,最怕的就是後悔。既然選擇了這樣的路,就不要再瞻前顧後,勇敢活出自己,就是對人生最好的解答。

願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意義,不辜負選擇,不辜負時光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